人生如茶
大学行政化被指五宗罪(转载)
上一篇 /
下一篇 2010-02-16 15:00:00/ 个人分类:大学行政化
荆楚网消息 (楚天金报)
据《瞭望东方周刊》报道大学行政化堪称如今大学一切问题的总病根。简言之,大学行政化有五宗罪。
其一,大学官场化。
一方面,大学主要领导来源行政化,校长的任命成为教育主管部门的垄断资源,校长与教育部门官员“交换”频频。
另一方面,对应“985工程”的启动,中国高校中开始有了一批副部级干部,现在有31所大学的党委书记和校长是副部级。
大学要自主,首先校长要自主。官员转行当校长也并非全然不可取,但是校长都由行政任命产生,来源单一,尤其缺乏由独立的遴选专家委员会公开选拔产生的渠道,势必助长大学的官本位。
其二,资源分配行政化。
这一方面表现在中央各部委掌握着向学校分配资源的权力,为此,大学不得不与地方一样“跑部钱进”,甚至用颁授博士等头衔去换取官员的支持;另一方面,在学校内部,“官老爷”把持一切,在职称评定、课题申报等重要学术资源的分配中,各级领导都享有“特权”,行政领导往往挤占了有限的学术资源。
其三,评价机制一元化。
一位颇有名望的教育学者表示,这么多年来他虽然获得了社会舆论的掌声,但是几乎没有得到过任何官方奖项。而如今的现状是,各种大课题和奖项多为政府所设,得到这些奖项,意味着你的学术地位受到认可;得不到这些奖项,意味着你被排斥在主流学术圈之外。如这位学者所言,政府奖励学术本是好事,但是仅以此为唯一的评价标准,则不利于学术自主。
其四,教授人格矮化。
一位在美国留学多年的学者戏称自己为“表格教授”,因为在回国近五年的时间里,他把相当一部分精力花在填表上。这也是行政化使然,因为有多少一级学科,多少研究基地,获得了多少社会科学基金,发表了多少论文,都是学校各级领导的政绩。正是在这样功利性的高压下,我们看到了教授剽窃等人格矮化的怪现状。难以想象,一个终日忙于填表和完成工作任务乃至剽窃的教授,有朝一日竟能成为学术大师。而没有学术大师,所谓世界一流大学又从何谈起。
其五,学生世故化。
不可想象一个官本位的、功利化的大学,能够培养出温总理所说的具有“独立的思考、自由的表达”的学生。就像一位教授所批评的:“现在社会上说学生不正义、圆滑、没原则,只愿意自己过得舒服,这都是大学教会的,学生进门时候不这样,出去时候全会了。”本科生学会了行贿教师换学分,研究生忙于为“老板”做项目而无暇学业,有些学生团体几乎成为“官僚试验田”或“微型名利场”。
相关阅读:
- 大学该干什么?--过来人的忠告和建议 (ztj970831, 2009-12-29)
- 一名董事长给大学生的18条忠告 (huihuidetian112, 2009-12-29)
- 大学精神啊,我们都在喊你2010年回家 (DragonsABC, 2010-1-06)
- 中国退步最快的十所大学 (santa, 2010-1-07)
- 朱清时:大学的灵魂是追求卓越 (阿九, 2010-2-02)
- 大学要有自己独特的灵魂 (HEC_css, 2010-2-05)
- 什么是大学的独立精神 (HEC_css, 2010-2-05)
- [转载]如何让功利化不再要大学的命 (notrjhn, 2010-2-05)
- 大学要有活力 关键要给年轻人成长的空间 (popshengu, 2010-2-11)
- 创建“一流”的大学 (HEC_css, 2010-2-13)
导入论坛收藏
分享给好友
推荐到圈子
管理
举报
TAG: 大学行政化